1分6合

寒包火型感冒
2023-01-30 00:52:46
  • 來源:開云體育app官方網站
  • 整理:開云體育app下載官網入口

                   寒包火型感冒

現實生活中,寒包火型我們往往無法將孩子的感冒感冒類型分得十分清楚,因為冬春之交發生的寒包火型感冒或流感(尤其在北方地區),多為“寒包火”型感冒,感冒即“表寒里熱”,寒包火型癥狀可以有流清涕(風寒癥狀),感冒卻也有舌紅、寒包火型咽紅、感冒咽痛(風熱癥狀);有還可能出現一會兒流清涕,寒包火型一會兒又流黃濃涕的感冒情況,用西醫的寒包火型治療方法往往較難改善癥狀,病程可能會拖延1~2個月之久。感冒

“寒包火”的寒包火型起因

“寒包火”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病候,雖然起因是感冒外感風寒,但以下原因也很重要:

1、寒包火型孩子本為純陽之體,加上冬季飲食甜膩,動物性食品偏多,易生內熱。

2、冬春之際,室內多開熱空調,溫暖干燥,久而生火。

3、孩子的衣服穿得過厚,出汗后毛孔開放,一旦感受風寒是,風寒束表,內熱無法從肌表外泄,就好像一件寒衣把內火包得緊緊的,感冒發生后,不僅會有上呼道癥狀,還會出現高燒不退的情況。所以,冬春感冒若發高熱,多屬“寒包火”。

怎樣對付“寒包火”?

 用對付風寒或風熱感冒的藥物治療“寒包火”型感冒,非但無效,有時還會加重病情。而我們常用的西藥多為中樞調節、解熱鎮痛的藥物,此類藥物也屬于散寒解表的感冒藥,往往是服藥后退燒了,但幾小時后體溫又升起來了,小孩子的病程拖久了,容易發生合并細菌感染等級問題,那時就要用抗生素治療了,用錢不說,還耗父母的精力。

l  冬春時節,如果孩子罹患感冒,三~五日都沒有緩解的跡象,或出現先清涕、后濃痰的情況,請考慮可能是“寒包火”型感冒,,盡快去看中醫。

l  對付“寒包火”須正確辨證,對癥施治,治療原則:散表寒,清里熱。

l  感冒合劑,專治“寒包火”,可供大家參考。

周平安教授的“感冒合劑“的配方,炙麻黃5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5克,柴胡10克,黃芩10克,薄荷10克,銀花15克、蘇葉10克,草10克,羌活10克,板藍根15克。

三劑,水煎服,每天一劑

這只是個感冒合劑的基本配方,如果你得了“寒包火”型的感冒,最好還是請醫生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在此方上進行加減,療效可能更好些。另外周醫生還強調,這個感冒方子主要是針對中國北方冬季特點和感冒特點的,對于生活在其它地區的患者,要用這個方子的時候還是要聽醫生安排的,對于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用這個方子前,一定要咨詢醫生。

一、感冒類型自測:

 1、風寒感冒:表現為惡寒重、無汗、頭痛、身體酸痛,鼻塞、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潤、脈浮緊。

 ;2、風熱感冒:表現為身熱較重,稍微怕冷,出汗較少,頭脹、咳痰粘黃、流黃濁涕,舌苔薄黃且邊尖紅、脈浮數。

 3、寒包火型感冒:表現兼有風寒和風熱的癥狀,如:發燒、惡寒、無汗、頭痛、咳嗽、關節酸痛、鼻涕由清變濁、痰由稀白變粘黃、咽喉腫痛等。

二、本方源自以下經典名方

  1、麻杏石甘湯。組方:麻黃6、杏仁9、生石膏24、甘草6。主治:外感風熱,或風寒郁而化熱,熱壅于肺,而見咳嗽、氣急、鼻煽、口渴、高燒不退,舌紅苔白或黃,脈滑數者。

 2、柴葛解肌湯。組方:柴胡6、干葛9、甘草3、黃芩6、羌活3、白芷3、芍藥6克,桔梗3、主治:外感風寒,郁而化熱癥。惡寒漸輕,身熱增盛,無汗、劇烈頭痛、肌肉關節酸痛,舌苔白膩,脈浮或浮數者。

三、本方主要藥物解說:

麻黃:用于風寒表證,辛溫升散之性較強,能開泄腠理,透發毛竅,以外散侵襲肌表的風寒邪氣。在發散風寒的藥物中,其發汗作用最強,為重要的發汗表藥。宜用于風寒外邪,腠理閉密無汗的外感風寒表實癥。又因其兼有平喘的功效,對風寒實而喘逆咳嗽者,尤為適宜。虛咳、高血壓及失眠患者慎用。

柴胡:苦、微寒。歸肝、膽經。疏散退熱,舒肝、升陽。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黃芩: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草河車:苦、澀、微寒。清熱解毒,消腫止血。用于熱毒蘊結,痰火上炎的咽喉腫瘤或鼻咽癌淋巴結轉移,癥見咽喉紅腫疼痛,梗阻不適,痰濁粘膩,頸淋巴結腫大等。

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經。祛風解表,祛風濕,止痛。發散風寒,祛風止痛,用于感冒風寒,兼有頭痛,身痛為主,退熱功效很好,而且一般在熱退后無再度發熱現象。但用量過多,易致嘔吐,故使用時必須掌握適當劑量。

 四、中藥煎藥方法

1、注意事項:禁用銅、鐵、鋁等容器,沙鍋、瓦罐、陶罐都可以,實在不行不銹鋼的鍋也行,加水加到適量,煎之前要浸泡一會。變質或煎糊的中藥勿服,以免中毒。

2、煎藥程序:把藥倒在藥鍋里,先用涼水浸泡至少半小時,在用火煎熬的時候,先用旺火煎,等藥鍋沸騰后再用小火再煎10~20分鐘。一般分兩次煎,頭煎和二煎,在二煎的時候,還要加冷水,但水量要比頭煎時少,加水量一般高于藥的三至五厘米,煎熬時間同頭煎一樣。

五、網友綜合的感冒合劑:(炙麻黃5、杏仁10、生石膏30(先煎)、甘草6、黃苓6、柴胡6、羌活6、防風10、板藍根12、銀花12、桑葉15、蘇葉6(后下),

六、寒包火帶咳嗽方:麻黃10、杏仁10、石膏30、半夏10、黃芩15、桔梗10、蘇葉10、甘草5、連翹10、蟬蛻6、知母10、紫菀10、蘇子10,射干10。

    多選用散表的麻黃,清肺熱的黃芩(發平音),這一藥對組成復方治療咳嗽“寒包火”證。馬有度指出:第一要著重一個“宣”字,以麻黃為首,取麻黃辛溫發散風寒,宣肺止咳平喘。麻黃為治療風寒咳嗽的第一用藥,特別是輔以蘇葉、防風之后,其散寒宣肺之力更強,三藥合用,共散表寒,使寒邪不再束肺,肺氣得宣,不致上逆,咳嗽自緩,第二突出一個“清”字。以黃芩為首,黃芩主治肺熱咳嗽,為清泄肺部的第一用藥,而輔以魚腥草和連翹,則清肺解毒之力更強,肺熱得清,肺氣亦清,咳嗽自減,這是治療“寒包火”咳的第二招,第三體現一個

“化”字,選桔梗宣肺祛痰,配法夏燥濕除痰,合而增強排痰之力,并能化解痰與火熱相結,防止痰熱阻肺,以利肺氣宣暢,這是治咳先治痰的原則,第四體現一個“降”字。杏仁、紫菀和少量粟殼肅肺止咳,三藥合用,體現了“降”逆止咳。前三字用藥,散寒宣肺,清熱化痰,針對病因病機,重在治本,后一字體現降逆止咳,兼以治標,最后還要以一味甘草,既是調和之藥,也是擅長緩急利咽止咳之藥,合而共奏散寒宣肺、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最后,再介紹風寒、風熱、暑濕感冒的辨證,以及預防和治療感冒的兩個食療方。

一、風寒:惡寒重、無汗、頭痛、身體酸痛、鼻塞、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潤,脈浮緊(輕按即感覺到脈跳,且有繃緊之感)

二、風熱:身熱較重,稍微怕冷,出汗較少,頭脹、咳痰粘黃、流黃濁涕、舌苔薄且邊尖紅、脈浮數(脈搏快,輕輕一按就可感覺到脈搏跳動)

三、暑濕:發熱、少汗、身體酸痛,頭昏重,眼痛,口中粘膩,胸悶、惡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

四、預防感冒,防風黃芪牛肉湯:防風10,黃芪10、白術10,紅棗10枚,牛肉250。本方出自經典名方玉屏風散:黃芪10、白術10、防風5。

五、治療感冒,荊芥生姜粥:荊芥(鮮者8,干者5),淡豆豉6、薄荷3、粳米30,生姜七八片。

發布時間
搜索
咨詢熱線
0259-6791334
0558-9812646
郵箱地址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Copyright ? 2022 廣東開云體育app官方網站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許可證:粵ICP備051828號Powered by
购彩助手-官网 大发11选5-手机版 彩乐园-通用app下载 万家彩票(上海)集团有限公司 快彩网(北京)集团有限公司 彩人间(浙江)集团有限公司 民彩网(广东)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