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6合

首頁 > 綜合 > 正文

LG CNS offers AI


  近日,新華續發行股長沙銀行發布公告稱,聯事其股東新華聯建設持有的持酵長約1.39億股股份(占總股份3.46%)將進行網絡司法拍賣。若本次拍賣完成,權再新華聯建設所持股份將降至1.12萬股,被拍占該行總股本的賣巨0.03%。

  據悉,額貸曾為長沙銀行第二大股東的款糾新華聯此前遭遇流動性危機,不得不頻繁減持、紛頻拍賣旗下股權以自救,新華續發行股長沙銀行備受波及。聯事與此同時,持酵長長沙銀行還不止一次因不良資產處置問題鬧上法庭,權再半個月前才剛披露一場涉案金額超9億元金融貸款糾紛案,被拍此前更是賣巨因恒大事件提起訴訟要求其提前歸還近15億元的本息。

  分析人士指出,長沙銀行頻繁踩雷,或是其業績壓力及業務模式比較單一所致,究其根源或在于內控較為紊亂,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而此類事項對長沙銀行造成的影響不可小覷,一方面將直接影響其品牌形象,拉低其品牌信任度;另外一方面也會分散精力,影響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同時,難以追回的欠款無疑會導致銀行貸款不良率提升,引起信用減值,甚至產生系統性風險。

  新華聯所持3.46%股權再遭司法拍賣

  1月12日,長沙銀行發布關于股東部分股份被司法拍賣的進展公告顯示,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法院”)將于2月13日至2月14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對股東湖南新華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聯建設”)持有的長沙銀行139,157,122股股份進行網絡司法拍賣。

  截至目前,新華聯建設持股數量為140,277,001股,持股比例為3.49%,若此次拍賣完成,其持股占比將降至0.03%。此外,其一致行動人新華聯石油持有該行47,277,896股,持股比為1.18%,二者所持股份均已被質押且司法凍結。

  對此,長沙銀行稱,上述股份被拍賣并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及公司治理產生重大影響。但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股東所持股權頻繁被司法拍賣,對長沙銀行來說是利空影響。

  他指出,上市公司股票被司法拍賣,通常都會引起股價下跌,司法拍賣期間投資者往往會以觀望或清倉為主,只有等局勢清晰之后才會根據走勢是否買入;另外一方面,股東所持股權頻繁被司法拍賣,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市場看空相關上市銀行股權。“一般而言,這類上市銀行股權大多質量不佳,對于競拍方而言,無論價格高低或都會出現損失。”

  實際上,這并不是該筆股權第一次被提出司法拍賣。早在去年11月4日,長沙銀行就披露了拍賣預告稱,法院將于12月5日至6日對上述1.39億股份進行第一次網絡司法拍賣。但沒過多久,該次拍賣便被申請人撤回,直到如今再次拍賣。

  而這中間的反復,或是新華聯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聯”)與上述申請人的溝通密切相關。

  新華聯在公告中表示,若本次司法拍賣完成,將導致公司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投資收益的下降,并對未來損益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公司及子公司將積極與債權人、法院及相關方進行溝通,爭取獲得債權人諒解、達成和解,同時將積極籌措還款資金,力爭妥善解決上述逾期債務事宜。

  據了解,新華聯最早通過新華聯建設和新華聯石油持有長沙銀行3.42億股股份,占長沙銀行總股本的8.51%,成為長沙銀行第二大股東。后遭遇流動性危機,不得不將旗下所持部分股權減持、拍賣。

  巨額金融貸款難追,系統性風險提升

  實際上,除受新華聯波及以外,長沙銀行還不止一次因不良資產處置問題鬧上法庭,就在半個月前才剛陷入一場金融借貸糾紛的訴訟中。

  具體而言,2018年至2019年期間,長沙銀行與金旺鉍業簽訂了多份借款合同,截至2021年1月,后者所欠其貸款本息合計為9.10億元。但早在2020年金旺鉍業就已被郴州法院裁定破產重整,無法保障其貸款本息清償。于是,長沙銀行提起訴訟要求相關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

  而在此之前,去年4月份長沙銀行還因恒大暴雷事件,起訴恒大貸款擔保人,要求提前履行保證責任,歸還全部剩余貸款本金13.998億元、利息9312.49萬元。另據報道,截至2021年末,長沙銀行作為原告未執結的訴訟標的超過1000萬元的訴訟案件合計90件,涉案金額合計44.05億元。

  “長沙銀行之所以會頻繁踩雷,究其根源或在于內控較為紊亂,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宋清輝直言,這類訴訟事項對長沙銀行造成的影響不可小覷,一方面將直接影響其品牌形象,拉低其品牌信任度;另外一方面也會分散精力,影響公司日常生產經營。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則認為,地方銀行更注重服務當地地方上的大型企業,長沙銀行此類現象頻出的原因可能有兩點,第一業績壓力導致,第二缺少有效放款對象,業務模式比較單一,而后果則可能會導致銀行貸款不良率提升,引起信用減值。

  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1年,長沙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從3.12億元迅速增至44.23億元,過去十年間該行不良貸款余額增長高達1317.63%。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長沙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9.19億元,不良貸款率1.16%,同時信用減值損失56.02億元,同比擴大13.17%。

  “不良貸款余額逐年攀升,很大程度上是隱性風險的顯性化,無疑會影響銀行的有效經營和抗風險能力,從而可能產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繼而被監管層所重點關注。”宋清輝指出。

(文章來源:財聯社)

文章來源:財聯社

KITA appoints Jeong Marn

熱點排行

用戶
反饋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