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6合

  1. 開云體育app官方網站
  2. 熱點

白細胞減少癥


概  述
白細胞減少癥系指周圍血象中,白細胞減白細胞總數持續低于4.0×109/L(4000/mm3)者。少癥現代醫學認為既可見于繼發者,白細胞減也有部分原因不明。少癥臨床上,白細胞減藥物引起的少癥白細胞減少時有所見,且機理不明;惡性腫瘤病人接受放、白細胞減化療后的少癥主要副反應就是白細胞減少,致使患者不能堅持而影響治療,白細胞減因而對此頗感棘手。少癥西醫用維生素B4、白細胞減鯊肝醇、少癥利血生及激素藥物治療,白細胞減有一定療效,少癥但在停藥以后,白細胞減白細胞往往會重新跌落。
中醫一般把本癥歸入“虛勞(血虛)”或“眩暈”等范疇,古代無相似的病名,也無專門論述,但有土些癥狀記載與本癥相似。如《靈樞·海論》所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目無所見,懈怠安臥。”《理虛元鑒》提到:“腿酸腳軟,蒸蒸內熱,胸中邪氣隔緊,食不易饑。”中醫治療本癥可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鑒。
現代中醫對本癥臨床研究的報道始見于60年代。1965年有人用雞血藤制劑治療因放射線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之后,70~80年代大致從脾腎兩虛的角度進行論治,各家則根據各自的臨床經驗,側重又有所不同。特別是80年代初期,根據葉天士“初病在氣,久病入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理論,在補益脾腎或補益氣血的基礎上,選用少量的活血藥物,從而提高了療效。目前,中醫治療本病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總病例數已達4000例之多,其中以專方治療的病例占一半以上,有些病例即使是分型治療,也是在一個專方的基礎上隨證加減,這反映了目前中醫治療本病的一種趨向。近年的報道強調,在辨證治療的同時,最好配合具有升高白細胞作用的藥物。并認為,選用這些藥物一定要在辨證施治的原則指導下進行,才能提高療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既不失傳統中醫特色,又吸收了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這是中醫治療本病能不斷提高療效的重要原因。與西醫相比,中醫藥治療本病,不僅近期療效滿意,而且遠期療效也較鞏固,因而具有一定的優勢。
病因病機
中醫對白細胞減少癥的病因病機認識,基本趨于一致,認為與五臟之心、肝、脾、腎四臟有關,其中脾、腎兩臟的關系尤為密切。本虛(即脾腎兩虛)是白細胞減少癥的根本原因,此外,熱毒侵襲和瘀血凝結也是引起和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
本虛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賴以滋養,若脾虛氣血無以生化,則成血虛之證;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腎氣不足,則髓海不充,精血同源,氣血生成也受影響。脾虛,運化水谷精微的滋養功能失常,可導致腎氣虛弱;反之,腎陽不足,則不能溫煦脾陽,兩者相互影響,以致脾腎兩虛,營衛氣血不足而成本病。
熱毒由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中醫一般認為是熱毒之邪侵犯人體,營陰被劫之故。大部分表現為氣陰兩虛之證,少數則兼有血熱之證。
血瘀根據“久病必瘀”的傳統認識,白細胞減少癥患者久治不愈,往往見有血瘀的臨床癥狀表現。
辨證分型
白細胞減少癥一般以頭昏眩暈,倦怠乏力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參之以其他見癥,可分為脾腎陽虛、肝腎陰虛和氣血兩虛三型。此外,臨床上還可見到部分病人兼有瘀血征,活血法常用作輔助治療,甚至有人專以活血化瘀法治療本病,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因此,辨證分型大致有如下四型:
1.脾腎陽虛面色黃咣白,精神不振,失眠,頭昏,倦怠氣短,不思飲食,大便稀溏,或黎明即瀉,小便清長,畏寒肢冷,腰際酸楚,陽事不舉,精冷,帶下。舌質淡,苔薄,脈沉細。
2.肝腎陰虛眩暈、倦怠,耳鳴,面色少華,心煩失眠,消瘦,腰膝酸軟,遺精盜汗,月經不調。舌紅或淡紅,苔少,脈細數或細弱。
3.氣血兩虛頭暈,少氣懶言,倦怠疲乏,面色滯暗或咣白。舌胖色淡,脈細或虛大無力。
4.氣虛血瘀神疲懶言,腹滿納差,面色晦暗,或咣白無華,頭發枯槁稀疏,肢體麻木,肌膚甲錯。舌有瘀點或瘀斑,脈沉澀無力。
尚有一些其他分型,如濕溫型,但為數不多,心脾兩虛、氣陰兩虛、中氣不足等,則由于氣血、陰陽的偏衰而有所側重,上述分型基本可概括之。
分型治療
(1)脾腎陽虛
治法:溫補脾腎。
處方:雞血藤30克,補骨脂15克,炮甲珠10克,仙靈脾30克,黃芪30克,茯苓18克。
加減:偏脾虛者加白術或淮山藥;偏腎虛者加菟絲子、枸杞子、官桂。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用上方共治療83例,顯效54例,有效1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5.5%。
常用成方:可選溫腎湯。
(2)肝腎陰虛
治法:益氣養陰,滋補肝腎。
處方:女貞子30克,旱蓮草30克,制首烏30克,雞血藤30克,淮山藥30克,丹參15克,生地15克,陳皮9克,當歸9克,炙甘草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本方共治療30例本型患者,顯效14例,有效10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0%。
常用成方:可選大補陰丸、龜鹿二仙膠加味、當歸補血湯合左歸丸或二至丸合地黃湯。
(3)氣血兩虛
治法:益氣養血。
處方:黃芪60克,肉桂6克,升麻6克,炙首烏30克,雞血藤30克,枸杞子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上方治療本型患者30例,顯效14例,有效1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
常用成方:可選歸脾湯、十全大補湯。
(4)氣虛血瘀
治法:益氣活血。
處方:當歸、川芎、丹參各15克,紅花8克,雞血藤30克,赤芍2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山楂10克,厚樸10克,陳皮10克,谷芽15克。
加減:腎陽虛加肉桂10克,制附片15克,肉蓯蓉15克,淫羊藿15克,菟絲子15克;伴感染加蒲公英20克,野菊花20克,千里光30克,蚤休8克,山豆根10克,板藍根15克,貫仲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女性月經期暫停服中藥3~5天。
療效:用上方加減治療本型患者23例,其中顯效8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1.3%。
常用成方:可以四物湯合歸脾湯進行加減。
專方治療
(1)升白片
組成:補骨脂30克,淫羊藿15克,胎盤粉15克,女貞子60克,山萸肉15克,黃芪30克,大棗30克,當歸15克,丹參15克,雞血藤60克,三七粉9克,虎杖30克。
用法:上藥制成片劑,每片含生藥1.85克。每日3次,每次5片,2周為一個療程。
療效:上藥共治療223例白細胞減少癥患者(其中46例為腫瘤化療所致),顯效164例,有效36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為89.69%。
(2)升白飲
組成:黨參15克,黃芪15克,當歸15克,熟地15克,女貞子15克,雞血藤15克,土茯苓15克,焦白術10克,補骨脂10克,炙山甲6克,焦山楂9克,焦神曲9克。
加減:陰虛加生地、龜版;陽虛加巴戟天、仙茅;心血不足加酸棗仁、夜交藤;濕熱加黃柏、澤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7天復查血象。
療效:本方治療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120例,顯效8例,有效10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3%。
(3)升白沖劑
組成:1號方:雞血藤300O克,炒白術1500克,女貞子1500克,黃芪1500克,補骨脂1500克,靈芝600克,苧麻根800克。2號方:雞血藤1500克,白術750克,女貞750克,黃芪750克,補骨脂750克,靈芝300克,?麻根350克,虎杖1000克,紫丹參1000克,五靈脂500克,沒藥300克。
用法:上藥研極細末,烘干,加白糖、淀粉適量做成顆粒沖劑,小袋分裝,每包30克,開水沖服91日3次,每次1包。先服1號方4周,如白細胞回升不明顯,則改用2號方,總療程為2~3個月。
療效:本方共治療101例,顯效76例,有效13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9%。
(4)復方龍棗湯
組成:仙鶴草90克,小紅棗50克,赤小豆50克,黃精30克,山楂30克,雞血藤30克,甘草20克,當歸20克,補骨脂20克。
加減:氣虛加黨參;肝氣郁積加三棱、莪術、制香附、郁金、丹參;脾腎陽虛加附子、仙靈脾;腎陰不足加生地、萸肉、首烏。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服時加紅糖30克,黃酒10毫升,1個月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96例,顯效85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96%。
(5)二至地黃湯
組成:熟女貞15克,旱蓮草15克,熟地15克,山藥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
加減:偏腎陰虛者加龜版、阿膠;偏陽虛者加巴戟天、補骨脂、仙靈脾。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共治療78例,顯效47例,有效2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1%。
(6)升白湯
組成:生白芍25克,當歸25克,生首烏25克,補骨脂25克,虎杖25克,地骨皮25克,生黃芪50克,雞血藤50克,仙靈脾15克,鹿角膠(烊化)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3次,取汁300ml,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2周為一療程。
療效:上方治療因抗甲狀腺藥物所致白細胞減少患者32例,2個療程后顯效25例,有效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9%。
老中醫經驗
劉惠民醫案:
尹×,女,42歲。1975年1月28日初診:頭暈疲憊,兩腿沉重,乏力,腰酸,食欲不振年余。多次查血白細胞波動于3000/mm3左右,低時只有1000/mm3,曾用各種升白藥物,均無明顯效果,時有肢體麻木不適,失眠多夢。面色黯黃乏澤,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心脾兩虛,腎氣不足。治擬健脾益氣,養心和血,補腎。
處方:生黃芪15克,黨參15克,山藥31克,白術15克,茯苓12克,砂仁12克,遠志12克,柏子仁15克,炒酸棗仁25克,狗脊(去毛)15克,枸杞子12克,菟絲子25克,當歸15克,丹參18克,水煎2次,分2次溫服。
服用10余劑后,癥狀逐漸減輕,白細胞逐漸上升至6500~7500/mm3,復查多次,穩定在5000/mm3以上,以后又間斷陸續服藥40余劑。
按:本癥病機多歸咎于脾腎虛弱,氣血不足,故治療也多采用補腎健脾,益氣養血等方法。本例發病原因不明,且有失眠多夢等心血不足的癥狀,故除用補腎健脾,益氣養血之劑外,還加用了酸棗仁等養心之藥,收到了較好效果。
用藥規律
我們選擇了療效在85%以上的治療白細胞減少的專方共33首,統計出的用藥情況如下表:
應用頻度(例)
報道文獻(篇)
藥 物
>1000
>20
黃芪、雞血藤、當歸。
501~1000
8~17
補骨脂、甘草、丹參、大棗、黨參、淫羊霍、女貞子。
201~500
≥3
虎杖、白術、山萸肉、黃精、枸杞、熟地、陳皮、穿山甲。
1~2
干地黃、白芍、黃芩、焦山楂、烏藥、胎盤粉(紫河車)、三七。
100~200
≥2
阿膠、茯苓、首烏、升麻、巴戟天、澤瀉、茜草、赤小豆、柴胡。
1
土茯苓、焦神曲。
<100
2
骨碎補、石韋、赤芍、紅花、鹿角片、川芎、廣木香、三棱。
1
仙鶴草、米仁、旱蓮草、山藥、丹皮、龜版、黑小豆、扁豆、苦參、公丁香、五靈脂、云母石、雞子黃、地骨皮、肉桂、潼蒺藜、菟絲子、遠志、棗仁、桂圓、干姜、蔻仁、通草、厚樸、藿香、茯苓皮、香附、郁金、滑石、人參葉。

從上表可見,目前臨床上治療本病使用最多的中藥是組成當歸補血湯的黃芪、當歸二味藥及活血藥雞血藤,其次仍是其他各類補益藥和活血藥。
其他療法
(1)針灸
①體針
取穴:分2組。甲組:主穴:足三里、三陰交、絕骨、血海、膈俞。配穴:太沖、太溪。乙組:a.大椎、脾俞;b.足三里、三陰交。兩組交替使用。
操作:上二方選其一,每日或隔日針刺1次,多用補法,得氣后留針30分鐘,中間行針2次,6~10天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48例,顯效37例,有效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9.58%。
②艾灸
取穴: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腎俞。
操作:隔姜灸。鮮生姜切成直徑為2~3cm,厚約0.2~0.3cm薄片,艾炷大小約半個紅棗。當艾炷將燃盡,患者感到灼痛時,易炷再灸,每穴3壯。灸完后局部皮膚紅潤,但不起泡。每日1次,連續治療9天,每隔3天查血1次。
療效:共治療114例,結果顯效51例,有效53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91.2%。
(2)單方驗方
①人參制劑
組成:人參。
用法:人參制成注射液,每天4ml;或制成片劑,每天3次,每次3~4片,30天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患者229例,顯效120例,有效28例,無效81例,總有效率為64.6%。
②刺五加片
組成:刺五加。
用法:每天服3次,每次4片,視病情持續治療1~3月。
療效:共治療患者22例,有效1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6.36%。
(3)食療
煮鵪鶉蛋
組成:鵪鶉蛋
用法:鵪鶉蛋煮熟,每天晨服5枚,服用1~3周。
療效:共治療患者74例,顯效40例,有效19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79.7%。
其他措施
應停止接觸有害藥品及放射線。預防感染或積極使用抗菌素控制已發生的感染。尚可配合使用升白細胞的藥物。

聯系我們

開云體育app官方網站

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件:6185455652@qq.com

工作時間:每周 9:30-18:30

QR code
购彩助手-官网 大发11选5-手机版 彩乐园-通用app下载 万家彩票(上海)集团有限公司 快彩网(北京)集团有限公司 彩人间(浙江)集团有限公司 民彩网(广东)集团有限公司